
近年來,隨著知識產權市場活動愈加活躍,糾紛數量也不斷攀升,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需求越來越高,近日,洪山區法院在“洪山企業之家”,發布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指引》(以下簡稱《指引》),推進司法窗口前移,提醒全區有關企業防范知識產權法律風險。 《指引》提示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:一是部分企業版權意識缺乏,著作權侵權類型多元;二是企業未履行注意義務,商標權侵權行為頻發;三是特許經營未嚴格依法開展,業態規范發展滯后。 向有關企業提出五方面建議 1. 提高版權保護意識,明確作品授權情況。在企業網站、產品說明書、廣告設計圖、宣傳文案上使用文字、美術、攝影等作品時,應嚴格審查所使用的作品是否得到著作權人的授權,避免使用網絡中搜索且未付費的作品。企業在委托他人進行網站運營、廣告設計及文案制作時,可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此類版權糾紛的責任歸屬,以降低自身風險。KTV經營者應積極獲取所收錄歌曲的使用許可,核實歌曲的作品授權及權利變動情況。 2. 審慎履行注意義務,防范商標侵權風險。企業經營者應注意核查,建立進貨查驗制度。對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產品提高警惕,查驗產品的商標標識、包裝圖案、外觀設計、技術特征等信息,審慎區分明顯傍***、貼牌產品,以免侵權。中小微企業對所購商品是否存在商標侵權情形難以核查的,可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》第六十四條關于合法來源抗辯的規定,保留購貨合同、票據、付款憑證等證據,要求供貨方在出具發票、送貨單時除列明產品型號、數量、單價等具體信息,另注明供貨方的營業場所地址、聯系方式,并簽字蓋章,做好應對產品商標侵權訴訟的準備。 3. 明確合同條款內容,規范履行合同義務。企業在訂立合同時,應對統一的經營模式、違約情形及后果等易產生歧義的部分作出明確約定,避免產生誤解,造成訴訟負擔。特許人將自身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主體使用時,應積極履行相應義務,在合同簽訂時注意設置“冷靜期”條款,給予被特許人充分的考慮時間;在合同履行中以培訓、監督、檢查、指導等方式協助被特許人開展業務。 4. 秉持誠實信用原則,杜絕不正當競爭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秉持誠實信用原則,不實施網絡刷單、虛構銷售數據等虛假宣傳行為,不以違法行為獲取競爭優勢,不侵犯他人商業秘密,不惡意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、商品聲譽,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。 5. 積極做好應訴準備,多種途徑化解糾紛。企業收到人民法院傳票時,應積極應訴,可通過法院搭建的多元調解平臺,與對方當事人達成一致,利用多種途徑***大程度化解糾紛
聲明:本文來源武漢洪山法院微信公眾號
